教育思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布局面面观

双创教育纳入学分制,要求各高校开设必修课,2016年要全面启动。政策一纸下达,事实现状如何?在如此情境如此阶段,各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各学校又应该如何筹划?


就沿海城市来说,开设创业学院是目前普遍的做法,但大楼好建,统理方法难寻,面对这种硬件落地软件全无的情况该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比现实更糟糕的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教育最基本要素——教师这一资源的极度缺失。据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双创课程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模式,更偏向于经验分享型模式,更重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讲授或感染,树人育德是其根本。双创教师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也许大部分未经系统培训的在校教师尚不具备,没有合适的教师,更谈不上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体系。

如果硬着头皮上大课,一个老师就要带上百人的班级,原本的收入一般不会增加,还要进行各种学习和深造,势必造成教师的抵触心理,即使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给优秀教师予以补贴,但像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面对那么多学生,总归还是力不从心。课程效果更是难以保证,所以对学校来说,“短平快”地培育习后可以马上开课的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


姑且先抛开师资的问题,假设我们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双创导师,下一步紧跟着就面临教什么,怎么教,在哪教的问题了。


  通过四川、福建两省的数据,我们看到很多学校采用以资金加辅导的方式对校内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帮扶,专项资金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单一项目有明确的资金数额和指导教师,还为一些项目提供运营场地,整个环节并不关心创新创业项目的产生和源头,甚至只在具备一定规模或条件的项目中进行筛选。笔者索性称之为”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恰好在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阶段缺位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沮丧。因为笔者所理解的教育,无非是为学生创造某种机会或可能,至于是哪种具体的类型或方向,还要看学生本身。学校不应以大学生创业者的天然保护伞身份出现,学校不应也不可能提供市场意义上的资本、地租和其他资源,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造就大量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相反,我们也许更要做的是早早的让大学生知道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创业必备什么样的素质,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创业者的艰难并习得创业精神的真谛,学校应注重这一培养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并源源不断的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能只盯着赚钱,而应该多动手,将创意、想法付诸实施,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


然而,余下的那些”前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很大隐患,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双创教育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教学生画一张商业企划书,要么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业“速成班”,“创新创业课不能只盯着赚钱”,诸如此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原因即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此类问题,找几个企业家在大讲堂搞一场千人演讲;通过一些培训机构、讲师进行一些商业模板设计;引进海外知名院校商学院线上视频组织学生观看。一时间,搞得一群精力旺盛的学生跑去打水、送货、倒卖论文资料……各种“创业项目”充斥着校园三角地,这里俨然成了农贸市场,同学群,朋友圈也成了重灾区,领导视察,频频颔首,风潮一过,热情即褪,各方俱有收获,该干嘛干嘛,熬过一纸文件,收入半袋赏钱。这种一味的模仿,不变的套路,早已远离创新二字。真正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永远是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体系下,才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场面,所以创新教育,就要以学校的教学模式为起点,开始变革。


许多学校也都积极的在突破传统思维和开展创新教育模式方面在做着一些革新和尝试。一些创业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招生,将国际劳工组织KAB、SYB等标准课程与本土化课程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教材。还有的院校把重心放在创业就业辅导、创业模拟、企业模拟平台。


但是,这些传统就业辅导课程,包括早些年于国外引进的syb,kab属于1G的课堂讲述方式和就业辅导教育,与现实市场与互联网时代差距太大,并不是国家所提倡的“创新实践”课,此外,主要针对国外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课程,套用在中国大学生与科技人员当中这一怪象又是否合适呢?况且国家一再提到的4G创新实践教育也与这些传统模式根本不同。理念失之毫厘,效果谬以千里。

同时,国外模式是否适合照搬回国,也有待探讨。以美国为例,纽约大学也要求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必修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Real Estate Development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学期中间学习一门地产相关的创业课程,课程为一个学期,每周一次课,总计8次左右,每班一般不超过20人,均来自地产相关专业。老师也并非校内讲师,而是一名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或行业资深从业者,课堂讲授内容以哈佛经典案例为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同学形成一篇商业计划书,导师会分阶段进行点评,说白了就是用其经验教大家如何做生意,完全没有理论知识的讲述,当然,因制度不同,具体模式也与导师个人因素关系很大。其中一个普遍特点是每个人以自己为一个单位,并不组成项目组,结课时要准备两个版本的项目描述,10-15分钟的标准版和不超过1分钟的elevator pitch。描述结束后,经过其他同学和导师的点评,再由导师推荐人脉资源或其他帮助。我们在这类模式的引进中更是会遇到成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不必赘述。


首先,“创新实践”与“创业基础”有很大区别。教育部就业创业统计不超过1%大学生毕业后立即创业(北大教育学院),但100%的大学生都需要创新实践教育。而大多数众创空间关注短期投资的创业项目,忽视了百年树人的创新实践教育。

其次4G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管理创新。纳入互联网+平台技术,经过大量真实大学生实践检验,逐步成为国际教育人才领域最具创新与价值的创新实践人才开发模式。

最后,创新创业道路之艰辛曾令无数英雄豪杰溃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对此,笔者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的观点与广大心怀志向的创业者们共勉:

“当我女儿成为创业的后辈时,作为母亲的我深深的感觉到创业的不容易,创业需要精神,创业需要实力,创业需要团队,创业需要激情,创业就是可以不吃饭,不睡觉,这就是我女儿告诉我的,这就是创业。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协助想尝试创业的同学们,你们不仅要借助创新的内容,还要借助创新的方法和路径,让我们的创新无限,让我们的互联网打开创新创业的窗户,让我们每一位北中医的同学们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勇敢前行。让我们在创新创业的路上共同前行!”


综上,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仅资助项目的单一模式以及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是目前的普遍现状,同时,既有的创新创业课,要么缺失了创新二字,要么只是走一下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难免成为负担。所以出现了各高校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可复制的,典型的,有切实效果的示范性案例。